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只身闯入了创业的浪潮中,想成为一名弄潮儿。
起初,很多人对我选择中考体育作为切入点表示很不理解,尤其是14、15年互联网金融和智能硬件炙手可热的时候。他们认为,就算要涉足体育产业,也应该从资讯入手,办一个自媒体,另外雇上几个写手,随随便便就能在市场上分一杯羹。中考体育又能有多大市场?每年全国参加中考的学生是有几百万,但是谁重视过中考体育成绩?
但我不是他们,我要的不是那一杯羹,我要的是切一块蛋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很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以体育教育为例,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体育教育资源的不健全。据教育部统计,从2000年开始,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在体能、心肺功能、超重与肥胖、近视率等四个方面呈连年下滑趋势。出现这种情况,学校体育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痛定思痛,主要是由于在升学率和分数至上的双重标准下,绝大多数学校过分强调智育,对德育、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
为扭转青少年学生体质连年下滑的态势,从2014年起,国务院和教育部连续发文,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多项政策性要求,其中包括将中考体育分数提高到40分(进一步提高到70分),并将中考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成绩,以中考体育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体育建设。
2014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及《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等3个文件,标志着学校体育政策落地生根;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5月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学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标志着政策落实已经实质启动。种种迹象表明,乘着全国深化改革的东风,体育教育改革已经到来。
尽管拥有政策的指导,体育教育的起步仍然步履维艰。且不说在执行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搞变通,仅体育教育人员配备不足这一项,就足够成为体育教育在推广过程中的绊脚石。在这样的政策驱动和现实背景下,我萌生了整合体育资源来推动体育教育建设的想法,并决心以互联网为载体,为体育教育提供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服务。
“121体育”就这样应运而生。
为什么叫“121体育”?我思量,“1…2…1”的口号每个人学生时代都喊过,那铿锵的声音,是运动的标志,更是体育精神的象征。在业务布局上,我意欲结合中小学生组织开展“阳光一小时”活动,培养专业教练员,开设基础教育、兴趣教育、体能教育等课程,全面落实国家“阳光体育运动”计划,将“121体育”打造成中小学生提高体质神器和中考体育满分神器。
目前来看,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任何公司或机构针对体育教育和中考体育进行立项,看似前途渺茫,但我信心满满,就是要吃这个螃蟹。据教育部透露:体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将逐年提升,直至与语数外等科目等值,今后也要成为高考录取的一个标准。《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的目标要求。所以说,加紧布局体育教育产业,无论从政策角度还是市场角度,都是迫切的 需要的 必然的,我坚信,“121体育”必将成为一只创业天马,在学校体育教育这片蓝天中纵横驰骋。
作者介绍:
元斌,男,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一个执着的体育人,一个淳朴的陕西汉子,一个一直不懈努力用坚实行动践行着最初理想的逐梦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